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学习进行时‖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发布时间:2023/12/12 10:16:09

“老辛,你身体不好,喂牛的事交给我好了,你放一百个心!”一大早,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新生村一个回汉聚居的院子里,回族群众穆志新利落地背起背篓,前往汉族邻居辛德敏的家去割牧草、切草、投喂肉牛。

在新生村,418名回族群众和830名汉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深扎根在群众的心里。2022年1月,新生村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3年1月,朝天区被命名为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携手共进,凝聚共同富裕合力

 

秦蜀锁钥、嘉陵江畔,棵棵绿意葱茏的核桃树承载了群众致富的希望,座座标准化养殖场牛羊欢叫……炎夏时节,新生村广袤的田野充满勃勃生机。

“以前,我们村90%的群众住在山上,路不通,吃水难。”新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穆国军记得很清楚,4公里的通组路,回汉群众投工投劳,用了10年时间,才从大山上凿出一条机耕道……通过脱贫攻坚,通组路硬化了,漫水桥架起来了,九井湾嘉陵江大桥成了新生村的新地标;55口微水池、微水窖的建成,1.1万米饮水管道的铺设,群众彻底告别了“饮水难”……68岁的回族群众穆培学说起村里的变化,喜笑颜开。

瞅准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回族群众哈志友在半山腰建起90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养殖本地黄牛,年均存栏100头,年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在哈志友的带动下,新生村大部分群众都养有牛羊,户均年增收12000元。

新建砖混圈舍17户3400余平方米,年出栏山羊3000余只、肉牛500余头,新建肉牛羊生产车间,种植核桃1248亩,发展民俗特色餐饮店5家……目前,以牛羊养殖和核桃种植为主、民族特色餐饮为辅的“两主一辅”产业,托起新生村群众的希望之梦。

 

守望相助,赋能民族团结进步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在新生村,回汉群众团结进步的故事讲不完。

村里建设肉牛羊标准化生产车间,要占用回族群众穆小慧和其他几户回族群众家的林地,穆小慧二话不说率先把林地让了出来,还主动帮助村上协调其它用地。

汉族群众刘德林以前一家6口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破旧房屋里。当得知刘德林家要建新房改善居住环境后,回族群众穆培得主动前去帮忙,从平整屋基、挂砖、支模到装修,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刘德林家老的老、小的小,他自己身体又不太好,能帮一把是一把。”穆培得说。如今,在干部和群众的帮助下,刘德林一家住进了150平方米的两层崭新楼房,还规划养殖肉牛50头。

“无论哪家有大事小事,村两委干部、邻居群众都会第一时间主动帮忙,回汉群众的心越靠越近。”穆国军感慨地说。

 

文化惠民,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走进新生村村史馆,古栈、古驿等“十古”文化精彩纷呈。大门楹联“古驿乾坤大,新生气象和”成为该村最显著的文化基因。

近年来,新生村深入实施“民族文化+”战略,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游、乡村文化游等文旅产业,建成了民俗文化中心、川陕边际民族文化旅游示范点。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富农惠农作用更加凸显。紧盯群众需求,推出“文化定制”服务,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培育农村知客等乡土文化能人10名,构建了各民族互学互鉴、传承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