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走过9000年贾湖稻飘香
 
发布时间:2023/11/20 8:57:46

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博物馆的“匠心造物”展厅,一个采用混合现实技术的“粮食加工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参观者戴上MR眼镜,虚拟影像中构建数字石磨盘和石磨棒,并出现稻谷、栎果等带壳食物。当参观者模拟操作石磨棒在石磨盘上滚动的动作时,虚拟影像中的带壳食物会随之脱壳和被碾碎,完成一次粮食加工。这个“粮食加工台”再现了9000年前贾湖人的生活场景,而贾湖正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稻作农业让贾湖先民食物来源更稳定

 

贾湖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使万物蓬勃生长、动物自由栖息,形成了水草丰美、生态和谐的环境,为贾湖先民获取丰富的食物奠定了基础。树上长的、藤上结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天上飞的,都出现在贾湖先民的食谱上,更有经过驯化后的栽培作物和家畜以及用粮食酿造的美酒。

贾湖聚落人口逐渐增多,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先民开始思考如何让食物来源更加稳定。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先民在长期实践观察中发现野生稻的稻籽可食用且易于储藏,就逐渐进行试种。

考古学家在贾湖遗址发掘的红烧土块中发现十多例稻壳印痕,在房基、灰坑填土标本中经浮选法拣选出大量脱壳的稻米,经鉴定大多为偏粳型,也有一定比例的偏籼型及少量偏野型。稻作农业的出现为贾湖先民定居奠定了物质基础,贾湖先民的食物来源更加稳定。

贾湖遗址发掘出土了数千粒炭化稻米以及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农具。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教授等人经过研究,确认贾湖先民已经能把野生稻培育成人工栽培稻。贾湖古稻是一种籼粳分化尚不明显并且还含有野生稻特征的原始栽培稻。贾湖古稻是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年代最早且具有明确农具共存现象的稻作遗存,在中国也属于最早的一批。

贾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石镰、石刀、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让人惊叹贾湖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生产工具的熟练程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原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主持者张居中认为,从贾湖发现的翻土、收割、加工等一系列农具看,已出现典型的栽培农业特征,这是当时人类农业行为非常重要的佐证。他对炭化水稻进行分析后认为,贾湖水稻处于早期的驯化状态之中。

专家研究发现,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贾湖先民成功驯化了一些野生作物和野生动物。他们将收集好的种子播种栽培,开始转向易于增产又便于储存的谷物栽培经济,并进行家畜驯养与鱼类养殖。这标志着贾湖先民在从原始时代走向农业时代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说,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后,但显著发展就是在八千年左右。农业的发展支持了文明的起源。贾湖具有一种标本意义——它正处在农业早期发展的门槛上,从此地可以直观看出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研究员赵志军认为,贾湖的水稻是野生稻经过驯化后的栽培稻,在中国稻作起源、农业起源甚至在世界稻作起源上占据重要地位。贾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粳稻种子和整地、收割、脱粒等系列农具,把淮河流域的水稻栽培史提前到距今约9000年前。

 

稻谷飘香,再现贾湖先民丰收盛景

 

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展栽培农业劳动是相当复杂的,不仅要熟悉栽培作物的生长习性、规律,还要掌握基本的收割、加工技术。资料表明,当时贾湖的气温和降水都高于现在的水平,整体气候环境大致与现在的江淮地区相当,自然景观包括疏林、草原、湖沼,存在适宜稻类作物生长的气候和环境。加之当时分布有野生稻,而贾湖先民的文明程度较高,应当已具备支配天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能力。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种植水稻的契机。专家推测,贾湖先民在面临天然食物来源缺乏的漫长冬春,单靠渔猎和采集难以果腹,这就促使他们转向易于增产又便于储藏的谷物栽培经济,以此来获取必要的食物来源,但采集、狩猎和捕捞仍占主要地位。

贾湖遗址发掘时出土了100多粒炭化标的栎果果核,均为先民从遗址周围采摘作为食物食用,大多保存完整。栎果俗称橡子,富含淀粉,其含量仅次于五谷而远高于豆类,其成熟季节相对集中,从一棵树上就可以收获较多,自古以来就是民间食物。现在舞阳县附近的二郎山和嵖岈山依然有很多橡树,周边不少商户专营橡子凉粉,味道很好。

在贾湖遗址灰坑中出土的野菱炭化果实、炭化大豆、莲藕遗存等,说明当时的食物丰富且多样化。

2023年10月26日,位于贾湖村的河南农业大学(舞阳)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内,籽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摆,百亩示范稻田开镰收割。这片示范田选种的3个稻种是我国农业科学家经过十几年的科研攻关、自主培育而成。试验站成立3年来,专家团队手把手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旱改水技术,引沙河水入田,让灿烂辉煌的稻作文化代代相传、接力赓续。

(漯河日报记者 齐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