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春节,到舞阳聆听最美笛声
 
发布时间:2023/1/28 9:06:18

人类是在哪里吹奏起第一曲悠扬的笛声?

带着这个问题,爱音乐的我,在桐花飘香的季节,去追访人类远古音乐的起源,体验古人在大自然中与世间万物和鸣发出的声响。这自然要去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了。

漯河寻源

漯河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水陆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奔流不息的沙河、澧河承载了漯河辉煌灿烂的文明——这里曾酿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美酒,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楔形文字,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存、最早的家畜驯养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曾在这里会盟称霸;东汉的许慎在这里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三国的曹丕在这里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君临天下;南宋的岳飞在这里大战金兀术,壮怀激烈。然而,漯河最令世人瞩目的则是存在于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七音骨笛。

要领略贾湖骨笛的美妙,我首先走近贾湖村周遭的丰沛水系。我来到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众多陶醉于大自然的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水间嬉戏的候鸟,把生命的每一次灵动精准定格,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与美好。贾湖村位于沙河故道东岸的一个小平原上,北距沙河约2公里,正和这一片丰沛的水系相连。

看到贾湖村,你就会明白,我们的祖先何以爱上这里,将之选为定居之所?贾湖村西部有伏牛山。千百万年来,伏牛山上水流奔腾而来,携带各种沉积物,在这一带形成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的平原。这是贾湖得天独厚、吸引先民长期定居的重要因素。贾湖村东、村北是平旷的原野,村西、村南有小湖依傍。我沿着贾湖村的护村堤信步,只见湖中水波荡漾,一群鸭子追逐嬉戏;湖岸边,几位白发老人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小村庄安静悠闲,村口杂花丛生,蝴蝶翩翩飞舞。

最早笛声

与河南的大多村庄没有什么不同,贾湖村也是非常平实、祥和的。村中居民以贾姓为主,村边的小湖因之得名。但就在这外表的平实之下,贾湖这个小村庄,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历史的厚重。现代考古科技手段表明,八九千年前,贾湖一带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考古人员在贾湖遗址文化层之下的生土层中,提取出现在生长于亚热带的枫香和水青冈花粉以及现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湖沼水域的水蕨孢子。据此推测,八九千年前,贾湖一带沼泽湖塘遍布,是典型的亚热带景观,年平均气温至少比现在高两三度,年降水量比现在多100至200毫米。这里土肥水美,动植物丰富,贾湖的八次发掘,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有猪、狗、牛、鹿、鹤、龟、鳖、螺、蚌和扬子鳄等诸多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野生水稻生长,贾湖先民因此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这些都为贾湖人的卓越文化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1983年至2013年,30年间经过8次发掘,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这30多支骨笛是一个系列,属于不同年代,很好地揭示了贾湖骨笛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早期(距今年代为9000至8600年左右),骨笛为5孔或6孔,可吹奏四声、五声音阶;中期(距今年代为8600至8200年左右),骨笛为7孔,可吹奏六声、七声音阶;晚期(距今年代为8200至7800年左右),骨笛为7孔或8孔,可吹奏七声音阶和变化音。早期的贾湖骨笛可能只是为了模仿鸟叫,以吸引猎物;慢慢地,狩猎之后的欢庆,让这些骨笛变成了乐器,因献礼神灵而不断丰富乐音;再后来,人类的审美不断升级,创作出越来越华美的乐章……

遗址怀古

站在贾湖的护村堤上,抬眼可望见村民房屋间一片不小的空地,这正是贾湖骨笛出土的地方!当地政府在旁边立了一座石碑,简单质朴地写着四个大字“贾湖遗址”,让普普通通的乡间多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我与湖边闲坐的老人攀谈,说起骨笛,老人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些弧度。那些我在考古发掘报告中见到的文字,在老人的讲述中更加生动。一个老人告诉我:“乖乖来,骨笛可真带劲儿,是咱这儿最带劲儿的!仙鹤的尺骨,两边的关节锯了,再钻孔!咱这老祖宗可了不得!”

贾湖出土的30多支骨笛中,最著名的一支是1987年在贾湖村裴李岗遗址墓葬中出土的7孔骨笛,它全长22.7厘米,通体呈土黄色,晶莹如玉。该骨笛磨制精细,在第6孔与第7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7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虽然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发现了比贾湖骨笛更原始、更古老的骨乐器,但是它们制作简单,只能算骨哨。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早2000年,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人类正是在贾湖,吹奏起第一曲节奏变化丰富的笛音!

站在贾湖岸边,看湖水波澜微兴。我似乎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那一曲笛音。笛声精致而清脆,谱写着祖先的心曲,犹如翩翩落花,从容优雅地飘落贾湖水面,随着水流,带着心灵深处的颤抖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缕属于记忆里的沉香的味道。

带着贾湖水气氤氲的春天味道,我再次来到河南省博物馆,以肃穆之心,观瞻存放于此处的贾湖骨笛。这8000年前的仙鹤骨笛,唤醒了人类文明的晨曦。先民在晨曦中劳作、狩猎、祭祀,踏实生活中不失诗意、浪漫和对自然的敬意。这也正是今天漯河人的生活方式与方向……

(作者:何洋,原载于2019年8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2版)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南距舞阳县城22 公里,东北距北舞渡镇2 公里,北临灰河,南依泥河,东接泥河洼蓄滞洪区。贾湖遗址是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已被命名为贾湖文化,距今约9000一7500年。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01年经历了七次发掘,出土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笛和原始文字资料以及最早的稻作农业和家猪遗存等,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农业和家畜起源、汉字起源研究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骨笛等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13年9月至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在漯河市和舞阳县文物部门的配合下,对舞阳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考古发掘。发掘期间,出席“纪念贾湖遗址首次发掘30周年暨贾湖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严文明、巴尔约瑟夫、贝尔伍德等70多位国内外著名考古学家曾到发掘工地考察指导。

此次发掘区域位于贾湖遗址中部,实际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墓葬、房址、灰坑、兽坑等,都属于贾湖文化时期。共清理墓葬97座、房址9座、灰坑25个、兽坑2个。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种质料的器物600余件及大量陶片和动植物遗存。此外还采集了浮选土样、环境学分析样品等多种分析样品,拟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科技分析工作。

本次发掘范围的地层堆积状况与前七次基本相同。

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大多为东西向,首次发现两座属于晚期的南北向墓葬。墓葬分布密集,叠压打破关系复杂,绝大多数墓葬在墓主头侧随葬有一个陶壶,其他随葬品有骨笛、骨镖、骨镞、骨针、骨叉形器、龟甲、象牙雕板、兽牙、陶钵、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绿松石饰等。

M55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长2.7米,南北宽1.25米,南部被现代井打破一小部分。墓主经鉴定为一6岁左右儿童,头向西,身高1米,头骨下枕一象牙雕板,头左侧有一圆腹双耳壶,靠近墓坑北壁处还有3件陶器;颈部、腰部、腿部均分布有绿松石串饰,在骨架上的绿松石串饰共计228粒;墓主脚上覆有4个龟甲,内有石子,旁边有獐牙一颗,显示了墓主不同寻常的身份地位。

M55南部1米的与之平行的M58为一成人墓,长约2.4米,宽约1.2米,被现代井、M39、M73和K1打破,墓坑东北角随葬有石磨盘、石磨棒,左胫骨边有一象牙雕板,身上也有大量绿松石串饰。

M90平面略呈梯形,长1.75米,宽0.55米,头向西,头部左侧随葬有一象牙板,肩部有陶壶陶罐陶鼎各一,胫骨两侧有数个龟甲及大量骨镖、骨镞,颈部至膝盖散布大量绿松石串饰。

同样出土有大量绿松石串饰的墓葬还有M56、M62、M65、M73、M75、M81等,主要分布在T0201和T0202,从器物和地层上看年代上属于贾湖二期。这些墓葬均整体起至室内待整理。

M59长1.84米,宽0.82米,在墓主颈侧随葬有绿松石串饰,最大一个呈弧边三角形,长8厘米,宽4厘米,这是贾湖遗址目前发现最大的绿松石器物。另有13粒圆柱形串饰,直径1.5厘米左右。从地层关系和随葬陶器判断,该墓属于贾湖一期。

出土的绿松石串饰大小不一,最大直径有6毫米,最小直径不到3毫米;厚度不均,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可见加工的难度和精度。目前已收集的已有1200余粒,未清理部分所含数量难以估计。在贾湖遗址还是首次发现墓葬中随葬数量如此多的绿松石串饰,而且分布范围集中,都在发掘区西北部,暗示当时可能在墓葬等级和分区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分化。象牙雕板也是首次在贾湖遗址发现的器物,整体呈“中”字形,共发现7个,其中5个出现在墓葬中,两个出现在祭祀坑中。最长的有32厘米,最短约27厘米,背面平整,正面在中间方形的部分有椭圆形或圆角方形的环状突起,环状突起上钻有4个孔,钻孔方向与长轴垂直,此器物用途待定。

发现房址9座,其中F2为圆形,直径1.8米。其余均为方形,年代为贾湖晚期,保存状况差,较大,都延伸到探方外。

F5堆积分上下两层。上层平面呈方形,仅残存居住面,长约4米,宽3.6米,门道位于东南角,宽70厘米。下层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米,宽2.8米,门道位于房址东侧,宽约1米。在下层居住面30厘米下有南北两个东西向的灰土槽,对称分布于F5下层,各置有人骨架一具,北部的编为M68,南部的编为M69。M68墓主骨骼健壮,被埋葬在宽仅36厘米的墓内,肋骨明显受挤压变形,头部有一钝器击打痕,圆角方形,推测为石斧顶部敲击造成,有可能为墓主的死亡原因。其头部随葬有一陶壶,脚部有一石斧,大腿上搁置一象牙雕板,腰部有两支骨笛,小腿处还有骨镖、獐牙等。M69宽仅40厘米,墓主头部北侧随葬有折肩壶1个、侈口罐1个及一组龟甲,腰部北侧随葬两只骨笛,左足有一獐牙。从死亡状态、埋葬位置、埋葬方式等方面来看,这两个墓葬可能与祭祀或房屋奠基行为相关。

发现灰坑25个,大多为圆形,斜壁平底呈盆状,个别呈袋状,出土遗物有陶片、兽骨、龟甲等。其中H11出土大量兽骨、龟甲及陶片,被墓葬及晚期房址柱洞打破。兽坑两个,SK1位于T0203中部偏北,葬有狗骨架一具。SK2位于T0201中部偏东,出土有一象牙雕板及龟甲等。

贾湖遗址第八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出土丰富的遗物,除了前七次发掘中出现过的骨笛、骨叉形器、龟甲、带流陶壶等,还发现了一墓三笛等很多新的重要现象。例如制作精美的象牙雕板,其形制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极为罕见;随葬有大量高质精美绿松石串饰的墓葬,以及有可能作为房屋奠基或祭祀的埋葬现象等。这些发现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贾湖文化的认识,丰富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还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资料。(蓝万里 张居中 杨玉璋 魏兴涛)(《中国文物报》2014年1月17日第8版)

贾湖骨笛

说起中国古代音乐,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的“宫商角徵羽”五声,然而,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河南博物院珍藏有一批距今9000年——7500年的骨笛,这批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不仅能够演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其中一支还能演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堪称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让我们一起揭开贾湖骨笛的神秘面纱,聆听远古的笛声。

上世纪70年代,河南省考古人员在河南省舞阳贾湖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称作贾湖遗址。1984年,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组建的贾湖遗址考古队到贾湖村进行考古发掘。

1986年4月的一天中午,考古人员开始清理M278号墓墓主那具残缺的骨架。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这具骨架的左股骨内外两侧,各有一件管状器物,长约20厘米,一面排列着7个整齐的小圆孔。虽然不知道它的用途,但大家猜测它是一件乐器。在1986年下半年的发掘中,又出土了几支骨管。其中还有8个孔的。在1987年上半年,又出土了一批,有20多支骨管。其中较完整、能测量长短的有十多支,还有几支没断。这些骨管都是用丹顶鹤的尺骨,截去两端骨节后,再钻孔而制成的。骨管的构造与笛子尽管很相像,但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骨管一侧开孔,没有吹孔。

1987年11月,专家们对贾湖骨笛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他们从比较完整的6支骨笛中,选定了最完整的一支七孔骨笛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音乐家们还利用这支骨笛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悠扬的音乐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不已。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贾湖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
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原载于2019年6月25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南文物之窗》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