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合作共事
专题:党外干部建言献策系列(高凤阳)
 
发布时间:2020-10-5 9:40:44
党外干部建言献策专题(六)
                 同心圆梦迎国庆 建言献策促发展

       按:9月28日,舞阳县委统战部召开全县党外代表人士“同心圆梦迎国庆 建言献策促发展”座谈会。参会人员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实事,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充分展示我县党外代表人士立足本职、服务大局的突出成绩,全面反映他们的所思所盼,我们特推出党外干部建言献策专题系列,今天和大家见面的是来自县财政局的高凤阳,敬请关注。
                                         传递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接棒”
                                                   县财政局 高凤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为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指明发了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培养造了一批懂农业、爱农业、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得到了各地普遍拥护。
当前,正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运行期。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如何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是摆在我们基层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意义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现在脱贫攻坚胜利在望,脱贫之后怎么干?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只有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才能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传递好“交接棒”,做好接力跑的“冲刺交棒”与“起步接棒”,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二、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初步成效
我县作为河南省首个脱贫摘帽的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后,仍然坚持重心不转、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确保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研究出台了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方案,启动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谋划实施了“五镇十村”和“一河两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试点建设初见成效,特色小镇、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十个一”创建和“三清三拆三治”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果。
     三、存在问题
    一是战“贫”遇到战“疫”加试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部分扶贫产品销售困难,外出务工受阻,扶贫项目停工,返贫致贫风险加大,又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二是农业发展因素制约强。农业大而不强,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传统的农业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变。三是是忽视全面均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这五者缺一不可。但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存在 “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产业、轻生态”现象。一些地方把乡村振兴当作单纯的产业振兴,或者只理解为是改变乡村表面面貌的“面子工程”,对关系到乡村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制度性、基础性、长久性工作等“看不见”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重视不够、投入不多。
       四、措施和建议。
      一是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始终将防止返贫和精准扶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一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抓紧抓实农业生产,优先支持贫困群众务工就业。有力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复工,“点对点”解决扶贫企业复产难题,尽快实现全部开工达产。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让农产品出得了村、进得了城。二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基地带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措施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着力培育一批持续带贫能力强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产业发展示范带,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三要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加强非贫困村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持续落实惠民政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突出抓好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确保政策落实不漏一项、不落一人,兜牢民生底线。四要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就业的能力,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加快转变。五要持续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贫困人口预警监测、防范返贫和长效帮扶三项机制,杜绝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确保脱贫质量。
     二是打牢农业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在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的冲击下,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农业县,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将农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围绕“五镇十村”和“一河两带”建设,持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采摘农业,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打造一批食用菌、蔬菜、林果花卉及休闲农业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形成具有舞阳特色的农业产业示范带和景观带。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塑型铸魂。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之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十个一”创建和“三清三拆三治”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健全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畜禽粪便、秸秆垃圾、生活污水、长效保洁四大环境难题。切实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体推进县项目。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积极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工作。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发挥道德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爱心超市”激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多考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满足老百姓多方面需要,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乡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兴盛和美来吸引人、感化人、留住人,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从而为乡村振兴攒足人气、广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