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中华第一笛吹奏八千年天籁
 
发布时间:2011-7-14 15:41:18

九千年至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南舞阳贾湖,疏林草茂,遍地水稻。贾湖湖水静静拍岸,岸边一群身躯高大的健硕先民正细心钻刻着丹顶鹤的翼骨,长20多厘米的翼骨上,他们用骨制或石制的尺、钻、锯打出均匀的七孔,之后放在唇边,竖吹,其声脆弱。与嘴唇成45度斜吹,明媚的声音传出,这种从未听过的声音让先民惊呆了。
    贾湖的先民们最先学会的是歌唱,当他们唱出胸臆时,那歌声会消散在空气中。当他们反复吹响这根骨制的管子时,那美妙的声音会反复出现。先民们开始有意识寻找发声规律,并且像制造工具一样用专门的技术造出乐器,像使用工具劳作一样,使用乐器劳作出另一种产品“音乐”。

那是“万物有灵”的时代,祭祀仪式上先民们吹响它,舞动叉形器,跳舞娱乐神灵。猎场上先民们吹响它,引诱鹤飞向等待的猎人。他们制造出很多这种奇异的管子,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的,制造技术越来越纯熟了。这种奇异的管子,只有聚落里最聪明的人会制造会使用,只有聚落里有地位有尊严的人才配拥有。这些人是聚落的首领或巫师。死后,他们将这种奇异的管子和龟、叉形器郑重地放在股骨两侧,成组埋葬。贾湖聚落持续一千二百多年,后来被一次洪水毁弃。

8000年后的20世纪,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在舞阳贾湖经过5年的七次发掘,揭示一批极为重大的发现,贾湖遗址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贾湖文化则被称为“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贾湖先民制造的那种奇异的管子出土了30余支,其中较完整的有20支。它就是改写了中国音乐史甚至中华文明史的“舞阳贾湖骨笛”。

考古和音乐学家们经过测试,用贾湖骨笛仍能够演奏出《小白菜》、《回娘家》、《崖畔上开花》等多首民歌。1999年,由武汉音乐学院创作的第一首舞阳骨笛乐曲《巫之舞》在“99巴黎中国文化艺术周”和“上海青铜艺术节”中演出,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2000年3月,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古代乐器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萧兴华教授以《中华音乐文明九千年》为题,宣读了骨笛的研究成果。萧先生回忆,当骨笛悦耳的声音响了,全会场那叫静,静的令人起敬,9000年前的乐器发出的天籁之音啊。

贾湖骨笛的出土与研究成果,像神话一样,一下子把中华文明由5000年上升到8000年。这一成果改写历史同时也回归中华民族本来的面貌。


                            惊世发现:谁家骨笛暗飞声


2006年元月6日,记者自南阳市赶往舞阳县,一路幻想能在舞阳见到骨笛。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朱振甫说,骨笛在舞阳出土,但舞阳现在没有。舞阳骨笛陆续发现将近30多支,调到故宫博物院一支,河南省博物院一支,别的都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存放。

贾湖骨笛一般长度为20多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也有五孔、六孔、八孔。2001年,还曾发掘出一到两孔笛,上面刻着蛇一样的花纹。个别笛子在主音旁有调节孔,有的尚留有制作时的设计刻痕。

朱振甫说,贾湖骨笛开始广为人知是源自1987年12月份,河南省文化厅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专家黄翔鹏先生用一支完好的七孔骨笛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震惊四座,各大报纸纷纷转载。这是国内媒体开始关注骨笛的开始。

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博导张居中先生(在1984年至1987年的第二次至第六次的贾湖遗址发掘工作中,主持了发掘工作的进行),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介绍贾湖文化,该杂志网站上收录有骨笛音乐。这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

其实对骨笛的测音演奏1986年就开始了。萧兴华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回忆,那一年5月1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居中、王胜利,在清理河南省舞阳县贾湖第282号墓时,发现该墓墓主人的白骨已不甚清晰,而唯独他左股骨旁放置的1只骨器完整无损,管身上有7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接音孔和一个不知有何作用的小孔。适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裴明相和陈嘉祥两位先生到工地检查工作,裴明相先生一见骨器出土,兴高采烈,不顾拂掉骨器身上的泥土,便按吹箫的方式对嘴吹着表演起来,由于骨器内的泥土当时尚末进行清理,还不能吹出声来。

贾湖村前支书贾普选也是骨笛发现时的见证人。2006年元月七日,贾普选在自已家里谈起当时事,依然很兴奋:“当年考古队就住在俺家,那次发掘,来了20多天没发现重要东西,大家都有点泄气。发现骨笛是下午4点,考古队的人一片沸腾。骨笛放在俺家方桌上,我还嫌那是陪葬品。我问这东西能值多少钱?考古队的人说价值连城。还说你们这儿将会世界闻名。过了没几天,络绎不绝地不断有人来看,南场院里车都停满了。领导来得太多了,我和人握手握得胳膊都疼了。

这次发掘结束后不久,张居中先生和郝本性所长、裴明相先生及原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的宋豫秦先生(现北京大学博导)一同携带贾湖282:20骨器来到北京,他们首先找到了萧兴华教授,萧先生见到这只骨器,大吃一惊,它的出现,比历史上任何关于笛的记载、出土的文物和砖雕绘画都要早数千年。

萧兴华教授带他们到中央民族乐团找到刘文金团长,刘文金团长召集管乐声部的几位同志来试奏,笛子演奏家宁保生首先用斜吹的方法吹出了它的基本音阶,这一结果使大家深受鼓舞。1986年11月3日,萧兴华先生约定了黄翔鹏、童忠良先生及徐桃英、顾伯宝工程师前往郑州,并携带stroboconn闪光频谱测音仪,由黄、童二先生监测,萧兴华和徐桃英吹奏,顾伯宝操机。首先对当时出土的最完整的M282:20号骨笛进行了音序的测试,萧兴华和徐桃英分别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上行和下行的音序,又分别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相当准确的音高和坚实而又嘹亮的音色,使人第一次听到了用八千八百年前使用的骨笛在今天发出动人的乐声”。

经过专家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两条初步结论:1.舞阳出土的骨笛是乐器,它是我国音乐考古史中出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实物;2.在八千多年前制造出来的骨笛已经具备了音阶概念,这也是我国任何典籍上都未见记载的乐器实物。对贾湖骨笛的进一步发掘和深入研究,将会揭开史前音乐文化面貌的新篇章。


                         惊世神奇:像钢琴调音师一样精准


舞阳名字很美,它得名于一条已成为“过去时”的河流舞水。现在舞阳县最大的看点是距舞阳县十几公里的贾湖村。元月七日上午,我们顺着一条修得很好的柏油路,将车一直开到贾湖遗址旁边。村庄平常,但村西的贾湖水面有近五百亩,有水,一个地方就显得灵性十足。

遗址是一片空旷田地,上面长满手指粗细的小树。从表面看,就是普通的冬日旷野景色。旁有一简朴石碑,上有国保字样,公布时间是2001年。

贾湖遗址拥有5.5万平方米的重点保护区,七次发掘揭露面积仅为2700多米,但已出土珍贵文物近5000件,对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汉字起源、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有着极大的考古价值。

当地政府也已看到了贾湖遗址潜在的巨大经济和旅游价值。舞阳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贾湖文化保护开发办公室主任张杰民向记者介绍了舞阳县诱人的“贾湖文化推介项目”:贾湖啤酒的生产项目、贾湖游区开发项目、贾湖遗址展览馆及相关项目、世界管乐器博物馆项目等等。张杰民说:《贾湖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工作计划》也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文物局指导下工作计划近期将全面实施。

千姿百态的音乐世界,无论乐音怎样排列组合,总有一个在这秩序井然、逻辑严谨的世界中起着脊梁骨作用的“纲”,这便是由低而高的“音阶”。

音阶的构成虽然简单,但几千年前的先民,面对大千世界的噪音混响,不断加以模仿、选择、淘汰、精炼,依靠听觉和极其简陋的工具和并不简单的“技术”,确认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并将这些乐音“装”进一件可以振动发声的管子里,使之物化、永远固定而又随心所欲,“呼”之即来,这个过程绝非易事!张居中教授曾说:“贾湖骨笛五孔、六孔、七孔、八孔骨笛,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并出现了平均律和纯律的萌芽。这一发现把我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到八千年前。”

贾湖骨笛有的在音孔旁,可以看到钻孔前刻划的等分符号,说明当时的“工匠”在制作时,已经做过精确的计算和设定。更有趣的是,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用来调整音高的小孔。开凿音孔的工艺精细入微,像今天用合金钢钻头在台钻上所进行的加工,令人难以置信。可见,数千年前的骨笛制造者不但心中有“数”,而且是匠心独具。当不再凄清寂静的宇宙中开始飘扬人类自制的乐器的音响,那旋律不但注入了炎黄先民明确的乐音意识,更包含了开天辟地者的欢畅心音!

据专家分析,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对音高的敏感度多在7个音分之上,最好的钢琴调音师,他对五调调音的音准度可控制在两个音分,而这不是靠仪器的测定而是靠天赋的感觉。居住在中原地区九千多年前的古人,在没有任何调音仪器的辅佐之下,能制出任何音程都未超过5个音分差的骨笛来,这已经像专业钢琴调音师一样精准。


                     惊世渊源:舞阳骨笛是大相国寺“筹”的祖先?


一说“笛”,大家首先想到的竹笛,牧童倒骑牛背、横吹竹笛,是田园风光里最清新的一笔。但是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乐器,原材料必须是最容易拿到的。对于新石器时代的贾湖人来说,狩猎之余,拿起吃剩的骨管随手琢磨琢磨变成一个乐器,如果这个乐器是一个可通天地鬼神的魔法器,那一定要找专人好好去作。贾湖骨笛成为中国最早的乐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贾湖骨笛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改良的过程。

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后骨制品大为减少。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但还有骨笛,晋代有猿骨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明代有鹤骨笛,有人称赞它声调悠扬清越,好似凤鸣鹤唳。联系到贾湖骨笛吹奏民歌《小白菜》,令听众为之动容的场景,可见骨笛音色风味自有独到之处。

贾湖骨笛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与中世纪所流行的“筹”相似。这一点被一些专家所关注,也引发了我很大兴趣。2005年12月底,大雪纷飞,我在开封采访大相国寺佛乐时,86岁的隆江法师曾为我吹筹,老法师的吹奏方法是:筹离嘴巴一指远,与嘴唇斜45度角。这正是骨笛的两种吹奏法之一的斜竖式吹奏法。

筹是一件特别让人感到迷惑的乐器,它很古老,却不见于音乐典籍。现保存于中原地区,但吹法极特殊,现存的汉民族吹管乐器中没有一件与其吹法相同。第一首舞阳骨笛乐曲《巫之舞》的曲作者之一的武汉音乐学院的学者荣政在文章中说,筹是1953年在开封相国寺发现的,同时发现有秘谱一卷。寺中佛教音乐与秘谱世代传袭,向上可追溯到唐宋,其乐器的记载是确实可靠的。从吹奏方法、发音原因、乐器构造、外形特点等因素看,筹与骨笛两者基本相同:发音原理相同,乐器构造的外形(除音孔的数目)几乎一样。按吹筹的方法来吹骨笛完全可行。舞阳骨笛的出土地和筹的现存地均在河南,荣政先生作了一个假设:筹与骨笛是否存在某种渊源关系?筹这种特殊乐器的特殊存在方式,是否是远古先民的乐器遗存,而又被后人忽视的一种特殊现象呢?而河南的音乐学家、河大兼职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尼树仁先生通过长期艰苦的田野调查得到的结论是:筹在数千年间始终流传于中原腹地的民间,它的始祖就是贾湖骨笛。长期以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猛禽逐渐减少,制作乐器的原料“骨”只能用竹、木代替,形成现在的筹。